→ 半壶首页   → 半壶商城   → 业界动态   → 紫砂资料   → 紫砂视频   → 紫砂专题   →联系方式
紫砂资料首页-> 紫砂资料-> 紫砂文摘


赏壶会实录

文章内容: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江苏陶艺]

  
赏壶会实录

茶壶:柱础壶、却月壶、绳纹百结钮大壶

持壶者:李明

参与人:徐秀棠、汪寅仙、潘持平、李明.        徐达明、史小明、葛火亘

        记录整理:史小明、葛火亘

        徐:我们这样品评茶壶,也是一个提高,一种乐趣,我们也不拿它当成太正规的研讨。作为紫砂的业内人士,今天,李明带了几把老壶,好比请我们吃顿饭,以后圈子里的人活动,我更愿把吃顿饭改成这样的活动(品赏砂壶),而要向这方面努力。

潘(持平):我插一句,吃饭什么地方没有吃?但这样的活动却很难得。

徐:我记得香港有个敏求精舍,专门租一幢房子,陈列收藏的作品,然后定期有一批爱好者都聚集过来,一起品赏,而且里面也有各种杂志及史料,规定在一定的时间,而且非常讲究地在一张桌子上铺设绒毯。准备欣赏的早就议定,譬如吃饭上菜,然后一碗菜一碗菜上,你品一会传给我,我品一会传给他,团团转,欣赏完后,大家再发表观赏的感觉。我们也要向这个方向来努力,好比现在我传阿平(潘持平),阿平传给寅仙。你有好的东西到时就带来,大家一块儿评赏。我认为现在欣赏历史作品,有它的必要性,因为他可以指导现代人在紫砂领域里如何来欣赏壶,这有它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现在大多数人,在现

代的生活里所急需要了解的是,谁是工艺师,谁是大师,要买谁的作品,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在这个问题上是一般人需要的。而作为紫砂文化,研究紫砂历史与研究紫砂艺术来品赏的话,我认为是我们业内人士的必修课,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来补这一课,很多人自己虽然做壶,但到现在为止对老茶壶,见得少,欣赏的机会少,相互来品评就更少,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定一个目的,以后如何来深化,做好这一个事情。现在先由李明来介 绍一下这几把壶,讲讲它的来历。

李(明):这可由潘老师讲,他讲起来比较成文。

潘:这没什么,还是由你讲较合适。

李:我认为紫砂发展四五百年至今,应说是到了最繁荣的时机、时代,为何还要多看老作品 ,因为历史作品为今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今天的繁荣首先不应忘记历史,还是请潘老师讲讲吧!

潘:我说现在搞一个鉴赏活动,实际上最多是品赏,但绝对不能说是鉴定,因为

鉴定紫砂器,我认为不要轻易地下结论,更不应由是我说对就对,不能单独自认权威。一般说紫砂历史有五百年,实际上也就四百多年,历史不长,但现存的资料却不多,从古至今,如说鉴定你看了多少,实际上通过鉴赏,也就是在其中来提高,来学习,因为只有看得多,了解多,知识才能长得多,万一有时替人鉴定给人的见解才会较中肯。

徐(插话):它的真实性、可靠性反而增加了。

潘:为什么大家公认顾老(景舟)是权威,正因为他见得多,历史了解得多,如果没见过,他也不会轻易下结论,当然顾老之后,也应有人来讲话,但不能自吹做鉴定,应该是要有好的东西,就要有多人来看,大家来欣赏、评论,把它整理成文,大家都可以搞,通过大家各自谈看法,甚至争论,这样才会对历史上的作品有一个深刻的全面的了解,现在有人说当今是紫砂史上的最高峰,我认为并非如此。最高峰不应说是现在,历史上的一些好东西恐怕还未曾见到过。

徐(插话):是这样。最繁荣可说,但最高峰是不能讲的。

汪:技艺上的最高峰还谈不上,但繁荣却是可讲的。

李:现在的从业人员是历史上最多的了。

汪:光紫砂业就能解决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

徐:它的文化艺术未到顶峰。

潘:譬如今天的三件作品,如果从精细程度讲,与当今的作品相比,根本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但从气度上讲,(当今的)是不易达到这样的水准。

李:每把它多有创作的理念,与现代的相比,精细度还可以补充,能达到更完美的程度。

徐:这把(却月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满”,达到了恰如其分。

潘:“满”得舒服。

徐:上面凹得舒畅。

潘:凹得自然。

徐:它的咀把亦非做得非常严谨,却很自然,所以我认为现在的很多紫砂作品要在这方面多加推广,因为现在欣赏的人更多的是吹毛求疵,完全从精工细作上去追求,并非从壶的文化品位上去有所求。

汪:我觉得,这把小壶(却月),那天在上海,李明一拿出来看,觉得眼前一亮,正如秀棠所说的鼓出来一点凹进一点,整个壶体非常协调,这个把的型与壶体非常协调,咀、的都恰到好处。

潘:杨彭年做这把壶,他的技艺已相当成熟,绝对不是与这把(柱础)同时期,两把非同等水平。

达(徐达明):这把的气韵也是与那把不一样。

潘:他(彭年)做这把却月时,要做到这么满,说明他的经验相当丰富,因为前后两块是用印板的(是从里面上力的,然后放在墟陀上虚一虚)张力就出来了,上去时孤度是要超过它的,然后收缩变型还原,烧成后达到这样的结果,所以说他的经验是成熟的,因为月亮是满月,做得满,那么在手上,就觉得惹人欢喜。

汪(插话):手感好。

潘:从紫砂这个行业来说,比如现在我们填表时,从事什么行业的栏目中,都是说紫砂造型设计,我说他填错了,紫砂停留在设计阶段时只是在纸面上,不错,那时可说是造型设计,但你要是把它变成一把壶时,应是一个实用艺术了,实用艺术有三个要点:一个历史悠久与紫砂相吻合,二实用性与观赏性,三造型美。

李:造型设计只是第一步。

潘:这把壶,在这三个要点完全都具备,都符合。实用性、观赏性,一把标准的“一手壶” 。

李:这样说,前人倒是设计者,现在的好多作品都是根据前人的设计来做的。

徐:现在从理论上要加强,近期我正在重新整理《中国紫砂》,要出普及版,修订后重新出版,一定要从理论上,给人成文的。从文学上来讲,应给一些不了解紫砂的人,看了书,看了你的文章后至少能大概的了解。比如说,用产品与作品两个方面来分析茶壶的话,对待作品茶壶与对待产品茶壶是两个概念,我认为产品就是壶体上不能有杂质,口

盖密合,不能有误差等;而从作品来讲,就不能用产品的要求来要求,这点我要专门用文字来叙述,作品是作者用心血用他本身的素质,加上辛勤的劳动,用手来创作出来的具有艺术效果的造型。比如,今天做出来的没有作者本身的思想注入,按产品的要求来生产制作的,多曾见过的有些仿真竹壶,不去拿壶上手看,几乎不能发现它的口线。这种壶是否是壶中最上品呢?

李:现在有些作壶者的壶盖是用辘轳车出来的,密合达到的程度手工是不可想象的。

徐:象这种情况的,李明,你说他将把紫砂引入什么方向,我们一定要把这些问题指出来, 说清楚,让爱好者去了解。

潘:所以现在有些爱好者吹毛求疵的要求把欣赏紫砂带入误区。

李:现在有些人看壶,把壶盖拿出,倒扣在玻璃上看口是否平整,盖动不动。

葛(火亘):紫砂是一种文化工艺品,这是过分追求机械效果。

潘:买壶者,相当少的人会说的,这把壶的气度怎样?

史(小明):首先会看口盖,然后看这把壶是谁做的,工艺怎样?壶身上是否有铁质。

汪:我认为壶体上偶有铁质的壶倒是相对正宗的紫砂泥制作的,一点也没有的,倒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紫砂泥了,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在品赏中来加以引导,尽量要把它们区别开来。

史:今天早上我也曾对好壶者说,引导爱好者如何来看壶,看壶好比看人,首先看比例是否匀称。

潘:壶的把好比是人的手臂,匀称与否,可体现这把壶的协调性,比如这把壶(绳纹百结钮大壶)的咀,你说是清三代,我说是清初,因我翻了《宜兴紫砂珍赏》看陈鸣远壶,咀的突出感觉是一样的,至少这个时期的审美意识是一样的,这壶体的出水力应相当足。

达:这把壶大中有小壶效果。

潘:实际上这壶咀是三弯咀,但它上面的两弯都比较直,这就是为什么出水力大,最后一弯特别强调,反过来现代的三弯倒是变了走向,把三弯一段一段地来完成,所以在那个时期后反而这种感觉的咀少,三弯分得较明显。

李:它与明代的红木家具是否有关系。

史:肯定有影响,同时代的工艺相互影响是必然的,现代亦是如此。

达:使用明代家具人的眼光,他的审美观必然影响到使用其他工艺品上。

潘:因为工艺美术在清初还是沿袭明代的简练,乾隆是最繁华亦是最繁琐的时期,也影响紫砂走这条路,粉彩也在紫砂上出现了,泥绘也来了,这都是时代感觉。

史:工艺跟着时代走,任何工艺品,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具有时代感,同样当今的紫砂壶,说它是传统作品,但它也融入了现代人的眼光,必然是现代的传统作品了。

潘:壶“的”,我认为是取“八吉”“百吉”的意思,寓意吉祥,这是中国传统吉祥寓意。

这把壶做这么大的壶“的”不是没有道理,单看似乎偏大,但盖上后这么一把大壶确要这么一个壶“的”来配才协调,整体效果强。

汪:从设计上看,这把壶设计得相当有胆量。

潘:做壶作者相当老辣。

李:这也正是老壶与新壶的区别,老壶好多是一气呵成。

达:做到后来就是要作壶者能有见识,多看一些其他门类的作品。

葛:当时这把壶生产时可能量比较大,它的接缝可看出“满”特别大,是为了方便制作。

潘:这倒应是一个演变过程,开始时并没有意识到用把来遮掩接缝,这也是早期壶的体现。

汪:这个满片接缝,放在这个位置,主要是不易瘪。

潘:要是再上一点是容易瘪,因为这是交叉的最高点。

徐:上面都是“赶”出来的。

李:现在做壶的工具要比以前多。

潘:多得多,现在一把尺都要比以前的准确。

徐:还有一个,现在45岁的人一般都要戴眼镜了,以前的人做壶一般不会有这个条件,最早是只有皇宫里才有一个镜片的眼镜,做壶的人当然不会有,与现代人来比较,它的评判标准应该从历史角度来分析。年龄一大,肯定是不如年轻时。

潘:我老说,程寿珍后来做壶完全是凭感觉。

李:正如顾老说“做好壶并不难”,能拿得住才算真本领。

徐:这是顾老的“名言”,有些壶从工艺上说,可以做得精细。

达:我来说说,这个活动搞得很好,这样有机会能看到很多好的老壶,我看壶,主要是看咀 、把,看它的长处,学习它的长处,这把大壶,咀把与整体的协调性。却月壶能收小,适宜倒茶,他(作壶者)的修养肯定深,做起来也比较熟练。

李:做壶与写字可能可以类比,写字如果你去描描、修修,那写出来的字的效果与一气呵成的肯定不同。

徐:做壶的人的投入,心情好时与心情不好时硬做,肯定不会一样,就是功夫越多,做出来的壶会越僵,这的确与心情及工巧有关,一时抓得住应该是比较舒展的,好比有些壶的手势一样,有些人的壶咀,把他总是弯的,有些人的壶的、咀总比较短,有些人的壶咀就比较“ 玉”,这也印证了人如其壶,壶如其人。

汪:这亦是壶的个性化。

徐:这把壶(却月)的刻字也需要进一步考证,这把壶的题字一定是一个与陈曼生同样风雅的人来参与的,再一个就是写字的人的基本功是相当好的,句子是点题的,我老说壶上的陶

刻应是一切壶切茗为最佳,不然,陶刻就不是一个好的陶刻。

潘:现在有好多壶上的题字就不会根据壶来创作。如果把“汉铎”两个字刻在其他壶上,那是怎样的效果?


徐:所以现代的刻字的人,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尽量能做到切壶切名,装饰一定要与壶结合,顾老就一直反对在茶壶上乱刻字,这并非说在壶上不能刻字,就是刻字要提升壶的内涵 ,把错字刻在一把壶上,把风马牛不相及的句子刻在壶上,这就不是增加壶的品位了,这把壶上的句子要专门研究。

潘:八十年代时,记得顾老就对我的壶说,干吗一定要在壶上刻字吗?不刻字就不能卖吗 ?刻得好锦上添花,刻得不好就不要添丑了,所以他对刻字相当讲究。

葛:曼生壶应不是一个人的参与,而是一个群体。

徐:曼生壶后来是一群与陈曼生有同样爱好,有同样的文化的人一起来参与,甚至是后来的人在他的基础上的参与。

潘:这把壶(却月)我们倾向于曼生以后,这是曼生开创了这个风气后,有相当的文人来参与的结果,历史上好多的砂壶都是曼生以后的,曼生只在溧阳三年。

徐:这是曼生形成了这个风气后好多人的参与。

史:曼生应是影响了一代的参与,由于曼生的参与影响大了以后有好多人来是跟着他的影响

来做这件事了。

汪:这把壶(柱础)好的是身筒。

李:我认为这是曼生初期参与的结晶,故上面刻了“曼生清玩”。

潘:这个“清”字解释成“清雅”。

潘:对,也许曼生的心理,做好后,我自己存一把。

徐:“曼生清玩”的定位,曼生壶并非彭年做好后卖给曼生的,而是曼生参与设计,交由彭年制作后自己玩赏的。

潘:现在可这样推论,陈曼生当年做这么多的茶壶,要排除一个“利”,尽管做的较多,但最多只能是送礼之用。再加上自赏,他也不会算计几个茶壶钱。

汪:这把壶的做法是夹假底的。

潘:不然,应是雌雄片的,支撑出来的手摸里面没有脂泥。

汪:应不是这种做法。

潘:雌雄片做,先上口再加底,倒做的。

史:先做口,再上底,倒做可先把口部脂泥处理好,开口后处理底部,就是这种效果,我现在做的一些壶也是学这种方法制作的。

汪:这样做说明以前的做法,就已经非常讲究。

潘:按现在的要求,内部的角太锐,转折要自然些,脂泥上多些用工具刮其脂泥,脂泥较软时留在身筒内侧这完全符合。

汪:它正好一凹,然后微微鼓起,这样形成对比,比较有看头。

潘:你看它的咀、把,实际上,如严格讲,如把略落下些就更显协调了。

(这时汪大师有事先走)

徐:现在关键是从陈曼生的印谱里未发现紫砂壶上用的印,我非常关心去寻找,还未见过。

(后又翻出故宫藏紫砂一画册,上有一壶与“却月壶”底款同文字的底印,而底印排版相同 ,但刻的字体却有出入,且水平不及这把“却月壶”,故推测故宫藏的这款彭年款砂壶有疑问)

注:“却月壶”得于去年底在上海举办“纪念紫砂泰斗顾景舟九十诞辰紫砂艺术展”期间,有一收藏者转让出来的,藏者自称是祖上传下,自己不是紫砂爱好者,故能有幸见于世人,才又重回宜兴。 


★ 艺人资料


半壶紫砂:栏目中若没有标明本站作品者,皆为书上扫描或友情刊登,请勿向本站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