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壶首页   → 半壶商城   → 业界动态   → 紫砂资料   → 紫砂视频   → 紫砂专题   →联系方式
紫砂资料首页-> 紫砂资料-> 紫砂文摘


A价、B价、C价的由来

文章内容:

作者:[徐秀棠] 来源:[江苏陶艺]

        审稿时看了贺盘发先生的有关罗桂祥先生定货单,勾起了我的很多联想,他提供的是商定订货情况及订货单,而在这之前已有一段前期的意向接触过程。因为我记忆力的关系,对很多具体情况说不准确,只能大约略说,应还有当事人在,以后还会有一些可作证实的资料出现,可以更好佐证。
        罗桂祥先生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紫砂壶便一发不可收拾,借到世界各国各地的机会,大量收购紫砂壶及紫砂陶艺。在罗先生的努力下,当时香港市政局有计划把香港海、陆、空三军司令部改建为“茗具博物馆”,其中收藏展品绝大部分由罗桂祥先生提供,并准备征集当代作者的作品,此时罗先生多次向国内有关方面联系想到宜兴紫砂工艺厂订制现代作者的作品,但由于当时国内的对外政策,不允许国外及香港人到还没有对外开放的地区、单位来参观或订货(这一时期,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是对外开放了,但其中还有标牌注明此处不准外国人进入的街道、地区),他通过外事部门多次联系后派叶荣枝前来紫砂厂陈列室看样,回去后写了一个订货单,发来的订货单里一类是要老一辈的(指顾景舟、徐汉棠等几个人),一类是要小辅导老师的(其中包括汪寅仙及本人),另有当时的青年辈的。这时宜兴紫砂厂没有对外出口的渠道,后几年为紫砂出口渠道的上海外贸公司这时还未成立(或还未接上关系),后来联系到了江苏省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做为出口谈判的中介,不知道为什么原因,这次是由我、朱天荣、邵六松一起到南京去谈判的。
        这里要说一下定价的破例之事,原来紫砂产品的核价是由陶瓷公司财贸科核定,基本方法是一件作品作用多少泥料,多少烧成窑清,加制坯工人加工工资,加管理费,乘正品率、折清率,加一定的利润率来算出产品单价。故成立合作社以来,朱、顾、王、吴、裴老辅导及徐汉棠所作的壶的价也只是用品种的门市价格,但必须声明这样的茶壶从未在厂里门市部出售过,是领导批条有交情才卖出不多的几件。记得早期香港客商来厂订货原来定的梅花壶、三友、竹鼎、竹鼓等细货品种是因台湾方面要小一号(500cc改200cc的)当时谈价格时,紫砂厂大概知道香港卖到台湾利润非常非常高,故小壶要的价格就有意比大号的高出很多,香港客商提出小壶造型一样加工范围小了,烧成成本应该是小了,为什么价格反而高了,当时李昌鸿管生产,问道我怎么解释说服对方,我说这很简单,钟贵还是手表贵,一样走时间的机械为什么表比钟贵?这个理由也说得香港客商无可辩解。
        根据对方提出所要品种,因为他有指定人,作什么品种的要求,要盖名章。把同一个品种如由不同的艺人来做,就分A、B、C三种价格,这也许是品种同价改为以人定价的开创。我有一份定价预报表(搬家后现一时拿不出来),是我写了由廖文井手写划出来的表格,我们到南京以后住下来,再约定时间先与外贸的一个头头约会,稍加商量后觉得价格还可以高一点,我在电梯里还在改动报表上的价格(等找出此表公布时可做佐证)。最高的是顾老的提璧壶一套一千三百多元。记得在与罗桂祥先生面谈时,他只说了要这个价,那我就自己用吧,当时我方报价后罗先生没有讨价还价,只是强调要按规定作者、保证作者的最佳水平制作,由顾景舟先生总体负责监制,由顾检验,由叶荣枝总验收,这是贺盘发先生提供情况之前的一段过程。
        一九八一年江苏省陶瓷代表团(宋伯胤、顾景舟、高海庚及本人)应香港市政局邀请参加香港亚洲艺术节,其中宜兴紫砂展览及讲座活动与香港茗具馆开馆,期间顾、高、我三人在罗先生家做客时,罗先生郑重其事的拿顾老的提璧壶泡茶并说这是我向往已久的愿望:在我寓所用您制的壶由我泡茶来招待您。
        这一次顾老为罗先生收藏的茶壶做了一次全面的鉴定,参加香港茗具博物馆开馆时见到了香港茗具馆里除罗先生捐赠的老壶以外,已把这次所定制的紫砂陶艺全部陈列展出了。


★ 艺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