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城  资料  视频  专题  联系
资料首页-> 古代茗壶-> 清代-> 杨彭年

->点击进入查看 杨彭年 更多文章.....


均掇壶-杨彭年
   
均掇壶   高7.7厘米   宽12.5厘米   清   杨彭年
此壶底钤“杨彭年造”印款,壶身布满铭文。均掇壶多为桥钮,而此壶为柱钮,可见造壶家始终在探索变化,求其完善之壶,而所刻铭文皆不类同。制壶以手工绝技、捏筑为胎,并变革造型款式,适应文人意向,将构思图形制作成准确的造型实体。陈曼生宰溧阳三年,公务之余,炼泥造壶铭刻,与杨彭年结为知交,天赐机遇,在紫砂茗壶史上有其“曼生壶”传世。据查考,当年与杨彭年合作的还有瞿子冶、朱石梅、邓奎等文人,他们将“曼生壶”继续发扬光大,竞相仿效,延绵数百年之久。


均掇壶-杨彭年

->点击进入查看 杨彭年 更多文章.....

★ 艺人资料
字二泉,清代嘉庆、道光间(1796-1850)宜兴制壶名手。善制茗壶,有的浑朴雅致,有的精巧玲珑,且善配泥色。《前尘梦影录》称他捏嘴不用模子,虽随意制成,亦有天然之致。
彭年善于配泥,所制茗壶,浑朴工致。传大彬手捏遗法,渐少传人,至彭年始复捏造之法,虽随意制成,仍具天然之致。

嘉庆间陈曼生(名鸿寿)作宰溧阳,与彭年合作制壶。世称“曼生壶”,为世所珍。

并尝与瞿应绍合作制砂胎锡壶,柄上镌有“彭年”印记。彭年制壶甚伙,大多是与陈曼生合作所制。

汪庆正《上海博物馆藏宜兴陶器》(刊《宜兴陶艺》,1990年香港市政局出版)﹕「上海博物馆所藏的《陈曼生画册》中,有一幅画面为砂壶一件及盛开的菊花,题有﹕“杨君彭年制茗壶,得龚、时遗法,而余又爱壶,并亦有制壶之癖,终未能如此壶之精妙者,图之以俟同好之赏。西湖渔者陈鸿寿、曼龚父(章)”……这幅画有二点特别重要:其一,是陈曼生对杨彭年的直接评价;其二,是画出了曼生所谓最得意的砂壶式样。」



->点击进入查看 杨彭年 更多文章.....